第(3/3)页 这便是所谓的“光线隐身”,看似神奇,实则不过是对天地规则的一种巧妙运用罢了。 安排好岛上的一应事务,确保弟子们能在安全无虞的环境下借助幻阵磨砺心境、提升修为后,黄药师并未选择闭关自守。 他深知,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不世功业,光有一身绝世武功和一座固若金汤的基地是远远不够的。 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治国安邦,更需经天纬地之才。” 黄药师立于船头,回望了一眼那片在海面上“消失”的桃花岛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。 他再次出岛了,这一次,只有他一人,一袭青衫,一支玉箫,踏浪而行。 他的怀中,揣着一本从黄蓉从聊天群中给他兑换来的南宋末年编年史。 这本记载了未来数十年历史走向的书籍,便是他此行最大的依仗。 他的目标很明确:按图索骥,去寻找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,却又因南宋昏庸而壮志未酬、甚至含冤而死的名将贤才。 按照史书记载,此时的余玠,虽有一腔热血与满腹韬略,却因出身贫寒且性格孤傲,在官场备受排挤,正处于郁郁不得志之中。 黄药师根据书中线索,在庐州的一处简陋酒肆中,找到了正在借酒消愁的余玠。 酒肆喧嚣,余玠独自一人据案而饮,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屈的英气与忧国忧民的沧桑。 黄药师并未急着表明身份,而是径直坐到余玠对面,随手点了几样小菜,又要了一壶好酒。 “当今天下,金国日薄西山,蒙古如日中天,铁骑铮铮,势不可挡。 而临安朝堂,歌舞升平,甚至还要联蒙灭金,以此引狼入室。 余兄,你这一身经略四川、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的大才,若是继续困于这小小酒肆,或是效忠那群冢中枯骨,岂不可惜?” 第(3/3)页